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宜兴概况

宜兴概况

关键词:宜兴概况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宜兴年鉴2019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yixi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66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(摘自宜兴年鉴2019)

基础地情

  【建置沿革】 宜兴古称荆邑,春秋时属吴。秦王政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建县,改荆邑为阳羡县。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(303—310),朝廷为表彰周玘(周处长子)三兴义兵平乱之功,设置义兴郡,属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),改称义兴县,属常州。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,为避赵光义讳,改为宜兴县,属常州。清雍正四年(1726)分为宜兴、荆溪两县。民国元年(1912)荆溪县撤销,并入宜兴县。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属常州专区,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属苏州专区,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属镇江专区(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),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,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,设宜兴市(县级市)。

 

  【地理位置】 宜兴市位于北纬31°07′—31°37′,东经119°31′—120°03′。地处江苏省西南端、沪宁杭三角中心,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,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,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县,西接常州市溧阳市,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区,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。滆湖镶嵌宜兴和武进之间,三氿(东氿、团氿、西氿)相伴市区。地势南高北低,西南部为低山丘陵,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,海拔611.5米;东部为太湖渎区,适宜种植各种蔬菜;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,是宜兴粮油主要产地。全市总面积1996.6平方千米,城市化率65.26%。

 

  【区划人口】 至年底,全市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 — —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、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,1个省级开发区 — —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,有镇13个、街道5个,有行政村213个、社区97个。户籍总人口108.13万人,其中男性53.25万人。全年出生8508人,出生率7.86‰;死亡8987人,死亡率8.3‰;人口自 然 增 长 率 - 0.44‰ ;计 划 生 育 率99.96%。少数民族42个、1.41万人(含流动少数民族)。宜兴市人民政府驻地: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。

 

  【自然资源】 宜兴地区资源丰富,可开发利用土地较多,丘陵山区面积约681平方千米,水域面积约532平方千米,平原陆地面积约 783 平方千米。降水丰沛,河流湖荡密布,水资源丰富。有天然湖荡30个(不含太湖)。探明矿种有石灰岩、大理岩、石英砂岩、煤、泥炭等27种。蜀山独有的陶土是制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。拥有竹子、松树、杉树等品种为主的用材林,是江苏省竹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。茶树种植面积7.5万亩,茶叶总产量6186吨,是江苏省的主要茶叶产区。有野鸭、黄雀、黄鹂等上百种野生鸟类,野猪、刺猬、松鼠等多种野生哺乳动物,银鱼、鲫鱼、草鱼、蚌、蟹等几十种水产。

 

  【土特名产】 宜兴有山有水,物产丰富。所产陶器驰名中外,尤以紫砂最为有名,享有“陶都”美誉。丘陵山区盛产多种名特优茶、板栗、毛竹、竹笋和杨梅, “阳羡紫笋”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,咸肉煨笋(腌笃鲜)是宜兴特色菜肴。和桥豆腐干咸而不齁;清廷贡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腻;杨巷葱油饼香酥可口、甜咸适中;官林荤油糕香、甜、软,回味无穷;高塍猪婆肉味香皮沙,口味独特;芳庄羊肉肉质鲜美,白切熟羊肉配蘸以甜酱,让人回味无穷;张渚大白果种核大,苦味少,糯性好;滆湖螃蟹蟹壳泛青,腹部洁白,肉质饱满,蟹肉肥、香、鲜;太湖“三鲜”白鱼、白虾、银鱼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;渎区百合被誉为“太湖之参”;野生菌类雁来蕈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高;宜兴乌饭香糯可口,具有明目、乌发等功效。

 

  【气象】 气候特点:年平均气温16.7摄氏度,较常年偏高0.6摄氏度;年极端最低气温-10.1摄氏度(出现在1月13日),年极端最高气温38.2摄氏度(出现在5月16日);35摄氏度以上高温日数17天,较常年偏多近5天。全年雨日150天,较常年偏多16天;年总降水量为1805.4毫米,较常年偏多510.8毫米;全年出现暴雨 6 次,其中 100 毫米以上大暴雨 2次;日最大降水量186.7毫米(出现在8月17日),创下宜兴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极值。年日照时数1807.5小时,接近常年。

  四季气候特征:冬季(2017年12月—2018年2月):气温偏低,降水偏多。冬季平均气温3.6摄氏度,比常年偏低1.0摄氏度,其中1月下旬到2月上旬出现 0 摄氏度以下连续冰冻天气达 16天。冬季降水量233.3毫米,较常年偏多44.7毫米。其中,1月24日到28日出现连续暴雪,过程降雪量达47.3毫米,最大积雪深度 29 厘米(出现在 1 月 28日)。

  春季 (3—5月):气温偏高明显,降水偏多。春季平均气温17摄氏度,较常年偏高1.9摄氏度。其中,3月9日出现24小时降温幅度达8.7摄氏度的寒潮天气;5月16日最高气温38.2摄氏度,打破5月份日最高气温极值记录。春季降水量379.1毫米,较常年偏多2成多。

  夏季 (6—8 月):气温偏高,降水明显偏多。夏季平均气温27.6摄氏度,较常年偏高0.8摄氏度。夏季降水量725.3毫米,较常年偏多3成多,其中8月份降水量超过常年的2倍。另外,7月中旬到8月中旬,一个月时间内先后有4次台风过程影响宜兴地区,历史罕见。

  秋季 (9—11月):气温较常年略偏高,降水偏多。秋季平均气温17.9摄氏度,较常年偏高0.3摄氏度。秋季降水量321毫米,较常年偏多近3成,但其中10月降水量较常年异常偏少(仅13.9毫米)。

  灾害性天气:1月24—28日出现连续暴雪,过程降雪量47.3毫米,最大积雪深度29厘米,为2008年后最强,乡镇公交一度中断。夏季,先后4次台风影响宜兴市。其中,8月17日上午,“温比亚”穿越太湖影响宜兴,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和大暴雨天气;17日傍晚到夜间,受“温比亚”后部对流云团影响,全市局部地区出现强风骤雨,开发区汽车城地区受灾严重,和桥、新街、新建等地1小时雨量超100毫米。11月下旬,出现长时间连续大雾天气,对交通运输和空气质量造成较大不利影响。12月上旬,出现连续阴雨天气,无日照天数高达12天。全年因天气原因,农业受灾保险理赔金额达637万元。


2018年宜兴市气象要素表


2018年宜兴市气象要素初终日


 

  【水文】 宜兴西氿站最高水位4.03米,出现在8月18日;最低2.92米,出现在1月1日;年水位落差1.11米。太湖大浦口站最高水位 3.91 米,出现在 8 月 17日;最低2.72米,出现在4月14日;年水位落差 1.19 米。宜城 6 条河年径流量19.18亿立方米,9月28日年最大下泄流量205立方米每秒。全年蒸发量886.8毫米。

2018年宜兴市各站月降水量表


2018年宜兴市各站月平均水位表


 

  【名胜古迹】 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城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。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为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南部山区多溶洞,景奇形怪,发现80多个,开发开放5个,其中善卷洞、张公洞1934年就对外开放。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:善卷洞风景区、竹海风景区、龙背山森林公园、团氿风景区、陶祖圣境风景区、张公洞风景区、云湖风景区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(中国紫砂博物馆)。有始建于晋朝的周王庙(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)、宋代苏东坡创建的蜀山东坡书院和亲自手植的闸口天远堂西府海棠、清乾隆时期建造的瀛园、太平天国时期改建的辅王府等人文景点。

 

  【文化遗存】 宜兴历史悠久,拥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县史。先民勤劳朴实,留下众多文化遗存。位于徐舍镇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,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祥和、自然的生活。2002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,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,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,被列为2002年国内六大考古发现之一。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。

  1984年,吾桥村出土的汉代独木舟被南京市博物馆收藏。建于三国吴天玺元年(276年)的国山碑被誉为“江南第一碑”。丁蜀前墅的明代龙窑是全国唯一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龙窑。2018年6月,经国家文物局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认定,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土墩墓,出自宜兴下湾遗址。至2018年年底,全市拥有各级文保单位135处、156个点。其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、11个点,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3处、23个点,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116处、122个点;文物控制单位65处,红色革命遗址24处。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、省级项目13个、无锡市级项目21个、宜兴市级项目28个;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、省级传承人10人、无锡市级传承人21人、宜兴市级传承人108人。

 

  【陶瓷艺术】 宜兴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,远在7000多年前,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。在丁蜀等地发掘出各种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皿及残片。骆驼墩遗址和宜兴窑址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。紫砂、精陶、均陶、青瓷、美彩陶被誉为陶瓷“五朵金花”。特别是紫砂壶,以其独特的泥质、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。明代供春的“供春”壶、时大彬的三足“如意”壶、项圣思的“桃杯”均为国家一级文物,分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、无锡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。宜兴陶器既实用,又具观赏价值。紫砂作品在国际、国内屡屡获奖,一些作品被作为国际交往的礼物。至2018年年底,全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2人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人、省工艺美术大师54人、省陶瓷艺术大师27人(部分人获2个及以上称号);从事陶艺的工艺美术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共7095人,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37人、高级工艺美术师408人。

 

  【宜兴名人】 宜兴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。历代曾出进士548人,其中状元4人、榜眼5人、探花1人;任宰相(或相当职务)的10人。晋朝周处文武双全,是妇孺皆知的“周处除三害”的主角,是弃恶从善、尽忠报国的典型,所撰《阳羡风土记》是中国最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之一。南北朝时将军陈庆之骁勇善战,为一代名将。卢象升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。明代徐溥入阁12年,政绩卓著。在文化艺术上,宜兴人才辈出。唐代蒋防、宋代蒋之奇和蒋捷、明代吴炳、清代陈维崧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。文学家蒋防的《霍小玉传》广为流传;诗人蒋捷的诗句“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”成为千古名句,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为“宋末四大家”;戏剧家吴炳著有《粲花斋五种曲》,其《绿牡丹》和《西园记》是越剧和昆剧的保留剧目;陈维崧是晚清阳羡词派领袖,参与编修《明史》,与吴江的吴兆骞、云间的彭师度并称为“江左三凤凰”。

  现代更是人文荟萃。宜兴被誉为“教授之乡”,有宜兴籍大学校长100多位。其中,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、著名物理学家、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,有被称为“一街双星”的原高教部部长、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原校长虞兆中,有被誉为“双子星座”的孪生兄弟 — —中国科学院院士、著名物理学家、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(原名史绍华)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。宜兴籍院士亦众多。至2018年年底,宜兴籍“两院”院士(学部委员)累计有30人,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、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。宜兴享有“书画之乡”之盛誉,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,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享誉海内外,吴冠中、吴大羽、尹瘦石、钱松嵒等一批画家也享有很高声誉。音乐戏曲方面,名家众多。其中,有参与编订《刘天华创作曲集》《瞎子阿炳曲集》的刘天华弟子储师竹,任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的刘天华弟子蒋风之,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,歌唱家程静子、张权。新闻出版方面,有20世纪早期就蜚声报界、被誉为“报界三杰”的徐凌霄,《新华日报》筹办人之一、社长潘梓年,《文汇报》创始人之一、著名记者徐铸成,《光明日报》总编辑储安平,《人民日报》高级记者王金凤等报界名人。体育方面,有2015年世界台联排名第一的丁俊晖,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主力队员、亚洲女篮锦标赛及亚运会的团体冠军卞蓝,三届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团体冠军谈燕华等体坛明星。

 

  【人民生活】 全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44517 元,比上年增长 8.6%。其中:城镇居民 53891 元,比上年增长8.2%;农村居民 27860 元,比上年增长8.6%。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51元,比上年增长6.8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119元,比上年增长6.4%;农村居民人均生活 消 费 支 出 19432 元 ,比 上 年 增 长7.0%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为102.3,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.8。

 

经济社会发展

  【概述】 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,地区生产总值(GDP)1713.2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7.5%。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50.61 亿元,比上年增长6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890.31亿元,比上年增长7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772.36亿元,比上年增长8.2%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.0∶51.9∶45.1,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比上年提高 0.1 个百分点。在新一轮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、工业百强县、科技创新百强县排名中,宜兴均稳居前十位。

  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,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.45万个,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.42 万人,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845人,援助重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64人,扶持自主创业4481人。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.75%。

  消费品价格涨幅保持平稳,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102.3,比上年上涨1个百分点。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.3,比上年下降0.5个百分点;消费品价格指数102.9,比上年上涨1.9个百分点;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3.8,比上年上涨1.8个百分点。

 

  【农业】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123.39万 亩 ,比 上 年 减 少 0.53 万 亩 、下 降0.4%。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82.76万亩,比上年减少1.3万亩,下降1.6%;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.58万亩,比上年减少0.21万亩,下降0.7%。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2.22 万亩,比上年减少 0.18 万亩,下降 7.5%;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1.06万亩,比上年增加0.99万亩,增长9.8%。

  全年粮食总产量37.71万吨,比上年增长 0.1%。其中:夏粮总产量 12.56万吨,比上年增长 17.4%;秋粮总产量25.15万吨,比上年下降6.8%。油料总产量3309吨,比上年下降5.2%。其中,油菜籽 2554 吨,比上年下降 6.6%。茶叶总产量6186吨,比上年增长2.6%;水果总产量2.66万吨,比上年增长11.6%;干果产量2314吨,比上年下降17.3%。全年造林面积0.22万亩,比上年减少0.03万亩,下降12.4%。 “263”专项整治后,全市退养关停养猪场 1000 多户(其中畜禽规模场近80户),退养生猪10多万头。全年猪肉产量8695吨,比上年下降41.8%;猪年末存栏数3.96万头,比上年下降 55.4%;肉猪出栏数 10.88 万头,比上年下降45.4%。禽肉产量3696吨,比上年下降43.0%。全年水产品产量8.18万吨,比上年下降10.8%。

 

  【工业和建筑业】 全年工业总产值4162.17亿元,比上年增长6.7%。全市941 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 2951.53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2%;主营业务收入2864.23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0%;利润总额178.22亿元,比上年增长46.8%;增加值 489.57 亿元,可比价比上年增长9.5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导行业产值2373.31亿元,比上年增长19.4%,占规上工业比重的80.4%。全市工业产值超1亿元企业403个,比上年增加60个,其中超10亿元48个、超100亿元2个。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耗 513.22 万吨标准煤,比上年增长2.2%。产值能耗0.174 吨 标 准 煤/万 元 ,比 上 年 下 降12.1%。六大高耗能行业(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、化学纤维制造业、纺织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)综合能耗461.06万吨标准煤,比上年增长2.2%,占全市规模工业总能耗的89.8%。

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5.9亿元,比上年增长2.4%;建筑业总产值293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25.0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 积 1857.5 万 平 方 米 ,比 上 年 增 长28.7%。全年获国家“鲁班奖”6项、江苏省“扬子杯”优质工程奖3项、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“三星级”工地1个。

 

  【固定资产投资】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.1%。按产业投向,第一产业基本无投资;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%;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.1%。

 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94.45亿元,比上年增长4.5%。房地产开发投资100.22亿元,比上年增长41.4%。房屋施工面积595.97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17.2%。其中,住宅施工面积485.78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1.2%。房屋竣工面积105.44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34.1%。其中,住宅竣工面积65.46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44.6%。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.36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6.4%。其中,住宅销售面积 120.86 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8%。商品房销售额144.76亿元,比上年增长5.3%。其中,住宅销售额131.58亿元,比上年增长7.5%。

 

  【国内贸易】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67.27 亿元,比上年增长 8.9%。其中: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36.63亿元,比上年增长8.9%;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0.64亿元,比上年增长8.8%。按经营地统计,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.46亿元,比上年增长9%;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.81亿元,比上年增长8.7%。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3.16 亿元,比上年增长 6%。其中: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180.93 亿元,比上年增长6%;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.23亿元,比上年增长6.7%。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,汽车类与上年基本持平;粮油、食品类比上年增长 3%;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5.1%;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3.6%;日用品类比上年下降16.9%;饮料类比上年增长21.6%;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3.4%。

 

  【开放型经济】 全年新增外资项目48个,其中新设项目29个、增资转投项目19 个。新设项目增加协议注册外资5.73亿美元,增资转股项目增加协议注册外资3.52亿美元。全年到位注册外资4.79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.4%。全年新设制造业项目13个,新增协议注册外资 3.34 亿美元,制造业到位外资累计4.04亿美元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位注册外资4.39亿美元,占全市到位外资总量的91.7%。

  全年进出口总额42.6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5%。其中:出口34.59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3.9%;进口8.01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0.6%。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36.47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8.8%,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的86.1%。其中,出口总额 31.85 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8.2%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.81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.1%,占全部进出口总额13.7%。其中,出口总额3.84亿美元,比上年下降6.1%。

  全年完成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总额14.14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0.9%。执行金额 12.13 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 3.8%。离岸外包合同金额10.1亿美元、执行金额9.3亿美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11.1%和5.6%。

  全年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8个、非贸易项目4个、贸易项目4个。中方投资额累计2.01亿美元。境外投资项目涉及LCD电子材料的制造、生产、零售及批发,有色金属贸易,商业贸易,通信技术咨询服务和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等业务。

 

  【交通运输、邮政电信和旅游】 宜马快速通道开工,丁蜀通用机场获批立项,盐泰锡常宜铁路、锡宜高速扩建等工程前期进展顺利,锡宜一体化进程加快。宁杭高速宜兴东互通主体完工,宜长、常宜高速全线开工,对外大通道不断拓展。陶都路、宜浦路拓宽改造基本完成,巷头路等提升改造有序实施,城区路网体系更为优化。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(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农村公路)建设,150千米镇村道路、25座农村桥梁改造实施到位。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85千米、内河航道里程614千米,均与上年持平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 4027 万吨,比上年增长2.4%;货运周转量32.57亿吨千米,比上年增长2.4%。完成公路客运量7232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2.7%;公路客运周转量99961万人千米,比上年增长7.8%。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3.08亿元,比上年增长6.7%;电信业务总收入16.25亿元,比上年增长5.2%。互联网用户89.21万户,比上年增长63.2%。全市固定普通话机用户28.2万户,比上年减少1.55万户,下降5.2%。移动电话159.43万部,比上年增加4.03万部,增长2.6%。公用电话0.54万只,比上年下降27%。

  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、5A级旅游景区“双创”工作,宜兴阳羡国家旅游度假区龙头带动作更为彰显。西渚云湖茶禅小镇入选江苏省第二批旅游风情小镇,官林超导新材小镇入选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。张渚镇南门村等8个村入选无锡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2776.78 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13%;接待旅游、参观、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过夜旅游者11.13万人次,比上年下降6.5%。旅游 总 收 入 274.7 亿 元 ,比 上 年 增 长10.6%。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274.42 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6%。国际旅游收入0.28亿元,比上年下降9.7%。年末全市星级宾馆8个,其中五星级宾馆3个、四星级宾馆2个、三星级宾馆3个。全市拥有旅行社37个,旅行社营业收入0.83亿元,比上年下降4.5%。

 

  【财政和金融】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.01亿元,比上年增长8%,加上各类其他收入,全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76.04亿元。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.7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8%;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176.04亿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体保持平衡。

 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102.97亿元,比年初增长6.1%;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592.01亿元,比年初增长 4.3%。存款中:住户存款余额1093.45亿元,比年初增长8.9%;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54.77亿元,比年初增长6.9%。贷款中:短期贷款余额53.56亿元,比年初增长10.7%;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289.52亿元,比年初增长2.8%。

  全年保费收入55.17亿元,比上年增长3.3%。其中:财产险收入13.58亿元,比上年增长6.3%;人寿险收入41.59亿元,比上年增长2.3%。保险赔款支出及给付 19.64 亿元,比上年增长 2.3%。其中:财产保险赔款支出及给付8.47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6%;人寿保险赔款支出及给付11.17亿元,比上年下降3.2%。

 

  【科学技术和教育】 年末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2.42万人,比上年增加0.48万人,增长4%。其中,高级职称0.75万人、中级职称 2.97 万人、初级职称 8.71万人,分别比上年增长5.2%、3.8%、4%。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151项,其中国家级2项、省级71项、宜兴市级78项。全年受理专利申请总量7198件,增长19.2%;累计专利申请总量6.05万件,比上年增长13.5%。当年专利授权总量3830件,比上年增长7.1%;累计专利授权总量 3.58 万件,比上年增长12%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0.44 件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7.14%,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3.09%。年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80个。组织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140项。

  全市有普通高中 8 所,全年招生4750 人,在校学生 13540 人;普通初中34 所,全年招生 9457 人,在校学生28352 人;小学 56 所,全年招生 12283人,在校学生83691人;幼儿园96所,全年入园幼儿 12027 人,在园幼儿 33035人。中等技术学校2所,全年招生2189人,在校学生7127人;特殊教育学校1所,全年招生 37 人,在校学生 270 人。全市 4418 人参加高考,本科录取 3136人,本科录取率71%。

 

  【文化、卫生、体育和民族宗教】 年末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、文化站(馆)19个;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,藏书108.6万册;电影放映单位15个,放映场次13.99万次,票房收入8053万元。市档案馆、韩美林紫砂艺术馆、姜昆笑剧场启动建设。市文化中心到馆170万人次。

 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40个,编制床位数5927张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049人,其中执业医师3287人、执业助理医师398人、注册护士4282人。市精神卫生中心、红十字会血站、120急救指挥中心启用,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,基本完成桩基工程。

  全市有体育场5个、体育馆17个、游泳池52个。全年举办群众活动和赛事48次,其中市级及以上19次、县(市)级 29 次,参加竞赛活动人数 1.54 万人次。在各种赛事中获国内外奖牌31枚,其中金牌28枚。宜兴国际马拉松、宜兴首届国际无人机竞速大师赛、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、越野行走世界杯等高水平赛事成功举办。全年体育彩票销售8.41亿元,比上年增长41.8%。

  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,宗教团体和场所建设管理不断加强。年末有宗教活动场所62处,有教职人员147人。

 

  【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】 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8.13万人,比上年下降0.18%,其中城镇人口61.84万人。年末总户数37.46万户,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.89人。全年出生人口8508人,出生率7.86‰ ;死 亡 人 口 8987 人 ,死 亡 率8.3‰。人口自然增长率-0.44‰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.61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 0.14 万 人 。 常 住 人 口 城 镇 化 率65.26%。

 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17元,比上年增长8.6%。按常住地分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91元,比上年增长8.2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0,比上年增长8.6%。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51元,比上年增长6.8%。按常住地分: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2119 元,比上年增长6.4%;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32元,比上年增长7%。

  年末全市36.1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,比上年增长1.4%;24.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,比上年增长4.3%;49.46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比上年增长1.5%;54.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,比上年下降1.3%。

  拥有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8个。国家抚恤、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985人。全年销售福利彩票3.8亿元。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 5221.6 万元,其中慈善“一日捐”673.09万元、定向捐款2312.57万元、企业认捐到账1225.83万元。市慈善会救助困难群众、学生 7.03 万人次,救助支出3865.18万元。 “阳光扶贫”常态化、制度化开展。

 

  【环境、安全生产和平安宜兴建设】 实施“263”专项行动,完成78项年度重点治太工程,落实各项应急防控举措,连续11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。31条重点河道整治全覆盖,33条黑臭河道展现新面貌,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占比近70%。完成年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,刚性执行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,环境经济政策调控能力明显增强。河长制组织架构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,重点河道“一河一策”有序实施,精准治理、联动治理模式日趋成熟。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,强化专委会职责,开展执法提升年活动,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。

  平安宜兴建设向纵深化发展,扫黑除恶专项斗争、智慧警务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,违法犯罪警情稳中有降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,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基本概况信息
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